1/1巴士的点评|搞一个月和搞五个月的选择- 卢永雄
所有事情,做或者不做,都有机会成本。以香港的方法抗疫,正在付出重大的机会成本。
城大生物医学团队开发的数学模型,以社交接触数据推算第五波疫情,估计有二十五万人感染,和香港目前的疫情走势接近,模型推算二月底或者三月,会达至高峰。
我不知道这个估计是否准确,而政府实施严格的限制措施,的确可以减少社交接触,有助控制疫情扩散。问题是,即使城大生物医学团队的估计准确,疫情会在三月到达高峰,但其后究竟会是横行、回落还是快速减退呢?
以Omicron变种病毒的传播能力和香港的抗疫手法,我估计长期都不能清零。据过去两年的经验,去到夏天,冠状病毒的活跃度会下降,疫情到五月有机会结束。不过,Omicron的高度传播力,恐怕都要挨到六、七月,再加一点运气,疫情才会大幅减退。换言之,我们还要挨五个月的严格限聚。
有人说:政府不能够这样长期地严格限聚,可能推行一段短时间就会放宽。这样的话,又会出现一个新问题。疫情未清零,一旦放宽,又会再爆。变成「一放就死,一死就收」的灾难循环。
香港人只能够无语问苍天,又会失去五个月的正常生活,又会失去五个月的生计。究竟人生还有多少个五个月呢?这还未计有些人用一生心血创造的生意,可能在五个月内就化为乌有。但目前香港选择一个「慢清」的方法,不是这样,又能怎样呢?
若香港想要「快清」,按内地的经验,不外乎两招。一招是全民检测,另一招是禁足。以内地的标准,以香港目前的疫情,早已两招齐出。早前西安累计才验出二千零五十三宗确诊,已禁足三十二天,再加多轮全民检测清零。香港一日已有一千一百一十六宗确诊,疫情恐怕严重西安十倍了。
香港目前只是「半禁足」,而检测力量提升之后也只是一日做三十万次,只有四分一桶水,只能慢慢挨。若要快,又回到原点,就是马上进行全民检测,估计香港在两星期进行三至四轮全民检测,就有机会快速清零。
特区政府不进行全民检测,可以总结出两个理由:
第一个是理念上的,认为不能强制市民进行检测。但我想问的是,香港现时强制在私人场所不能有多个两个住户聚集,这不是强制吗?另外,未打疫苗的人,不可以进入商场、食肆等场所,这不是强制吗?在保障公共卫生这个重大公共利益的考虑下,为何可以强制打疫苗这种入侵性行为(我是赞成的),而不可以强制市民做检测呢?
第二是现实问题。A)有人说即使强制,也逼不到市民百分百参与。其实,不需要百分百的参与,能够有八成市民,即六百万人参与已经可以,只要这六百万人都能够病毒清零,进行多次检测,就可以达到相当大的效果。另一个方法是叫雇主协助确认员工已进行检测。香港有四百万人要上班,这样做可以确保有四百万人参与,另外再有多二百万人自愿参与做检测,就可以有八成的港人参与检测。
抗疫是一门科学,做不到十足,做到八成,已经有效果。若所有人都参与的话,做一、二轮检测已可清零,若有八成的人参与,做多一点做三、四轮检测,也可清零。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香港根本没有足够做全民检测的能力,除了后台的化验人力,亦包括检测站的检测人员和相关的工作人员。香港没有这种能力,但可以请求中央的协助提供化验人员、检测人员,另外也要动员本地义工帮忙设立检测站。阿爷有这样的能力,只是香港没有决心去做而矣。
香港特区政府的心魔,应该是这样形成的:西方政府强制实行疫苗通行证,强制推行限聚,香港就够胆做类似的强制措施;西方没有强制进行全面检测,香港就不敢做。这完全是一崇洋「坏脑」思维,并不科学。顺带一提,部份西方政府也曾想做全民检测,只是没有能力做到而矣。
香港人要作出选择,若继续在糊里糊涂的情况下,以缓慢清零的路径去尝试抗疫的话,香港人就要严格限聚多五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愿意进行全民强制检测,就可能在一个月内清零,生活快速复常。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