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年轻人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光”的日子?这张图real真实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短期陷入这样的情况是比较正常的,毕竟刚毕业不久,收入往往也不是很高,但是如果长期都是这样入不敷出的状态,未来的生活保障恐怕也会比较危险。
假设一个人活到80岁,大约在25岁时收入可以大于支出,在60岁后收入开始小于支出,所以收入大于支出仅有35年。
庄子云:谋无主则废,事无备则困。这些积蓄怎么转变为60岁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增加未来日子的“安全感”和“确定性”,是每个人都需要明白的课题,当然每个年龄阶段,我们需要做的投资决策并不相同。
在25岁左右,受到最大的约束就是资金,可能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就这么点钱,投资翻番都没用”,其实这话不对,因为它忽略了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时间。
你知道“复利公式“吗,找到好的投资标的,用时间换空间,你在青年时期就可以开始积累财富,到中年时候或许就很可观了。
年轻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做资产投资,包括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资产,有形的资产譬如房子、黄金等,无形的资产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投资,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值钱”。
当我们进入壮年时期,一般情况下,是我们“最能挣钱”的时候,也意味着这个时候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在这个阶段,你可以适当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如股票、基金等,毕竟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
但是除了目标是“赚钱”的投资,你也得留下几笔其它的钱傍身,标准普尔公司(S&P)通过调研10万个家庭,提出了一个家庭资产配置方案,很有借鉴意义。
这个方案把家庭资产分为4个账户,依资金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来进行区分。
标准普尔建议的资产配置方法,别称1234法,把资产配置分成了四大块: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保本增值的钱,分别占了10%、20%、30%和40%。
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点,这个投资方法分成4块是比较科学的,但1234比例照搬照抄是不行的。因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风险偏好跟诉求,所以每个家庭的资产配置都应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整。
拿保命的钱举个例子,标准普尔建议要占到家庭收入的20%。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一年收入20万,就得买4万块的保险,你也舍不得,而且也没必要买这么多。
第一个账户是要花的钱,是家庭3-6个月的生活费。这个账户保障家庭的短期开销,日常生活,买衣服、美容、旅游等都应该从这个账户中支出。
第二个账户是保命的钱,是专门用来解决突发情况的大额开支。这个账户保障突发的大额开销,一定要专款专用,保障在家庭成员出现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时,有足够的钱来保命,这个账户一般可以买意外伤害和重疾保险。
第三个账户是生钱的钱,用高风险投资创造高回报,这个账户就是我们平常拿来买高风险基金、股票、买房的钱。
这里要提一句,咱们做生钱投资的时候,需要看宏观周期和趋势,千万不要傻傻地买。
咱们经常说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顺风和逆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周期大概是5到10年,如果你踩错了周期,可能就把自己的机会给浪费了,譬如在过去10年,你没有买房,可能这波红利你就错过了,但到现在,再去买房可能并不一定能获得那么好的收益了。
根据历史经验来看,科创板以及后续完善的配套措施有望促进多层次资本的发展,从而推动权益市场的表现,且A股当前市盈率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上估值的中低位置,同时也低于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市盈率。
未来,随着MSCI指数提高A股的权重,外资出于赚取收益或者分散风险等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对于A股的配置,对于A股的估值体系会进一步成熟化和国际化,低估值高业绩增长的蓝筹股会持续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进而提升估值溢价空间。
总体来看,未来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金融市场会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
第四个账户是保值的钱,为实现人生阶段目标的钱,比如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给子女的钱等,是一定要有,并需要提前准备的钱。
这个账户的长期投资目的是保值增值,虽然是资金需求较为明确的钱,只要长期来看,资产能够稳健增值即可,配置起来相对简单,可以配置在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下的基金组合。
美国的家庭资产调查显示,人在50岁左右的时候,风险资产配比是最高的,到达顶峰,然后就一路开始下滑。
这和人的自然规律比较接近,因为大家普遍在50多岁以后开始临近退休,收入也逐渐减少,风险承受能力也开始变弱。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做的事情是:把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给降下来,增大安全资产,如配置灵活取用的债基等,且要增加流动性资产的配比,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随时都需要用钱!
比如说生病,生一场大病就要花很多钱,譬如孩子要结婚等等,都需要拿出现金流。
流动性资产配置这里提一下以前讨论得很火的“以房养老”,这种方法说白了就是把房子抵押出去然后换钱花,直至晚年,等到未来规则完善了,也是一种可考虑的配置方案。
所以咱们总结一下,人生的不同阶段,咱们要这样来配置你的财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