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奇葩说》,探讨了一个有关死亡的辩题——假如能看到别人的死亡时间,该不该告诉他们?
辩手邱晨在陈述观点时,分享了一段个人经歷。
她说,今年三月份,自己被确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裡,经歷了惶恐、伤感,接受了手术治疗、安慰陪伴,到现在,她能用一种更成熟的心态去生活以及谈论死亡。
这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看开了」,而是和肿瘤、和死神实实在在地打过一次交道之后的成长。
癌症发生时,常会伴随着恐惧、不知所措,甚至绝望。因为对癌症患者以及患者的亲朋来说,通常是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就要面对生命该如何继续以及生命会如何结束这两个问题。
都是难题。
邱晨在发言中也说道:
如何跟癌症相处这件事儿,我都才刚刚开始学习。
癌症的真相
相信癌症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接触,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癌症现在确实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现在每一年中国新诊断的癌症患者数目已经超过了400万,因癌症去世的人超过280万。
事实上,中国的癌症发病率现在在世界上其实是排在近70位,远没有大家想像的高。
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最高的20个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大家挣完钱以后想移民的国家,都是欧美的发达国家。
为什么是这样?
李治中,拾玉儿童癌症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科普作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曾经在一场演讲里提到过以下内容——
原因很简单,因为癌症发生最大的风险因素不是大家想像的空气污染、转基因食品,而是寿命。
无论男女,当超过5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就开始指数性地上升。现在上海的平均寿命已经是80岁以上了,所以是处在发病率的顶端。
我们身边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是因为大家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从秦始皇到光绪的平均寿命是39.8岁,所以他们没有多少机会得癌症。
咱们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古以来活到70岁以上的人就是很少的,但现在中国70岁以上的人已经有8000万以上了,所以风险会越来越高。
为什么癌症是一个老年病?整体来看,是因为癌症发生需要两个最核心的因素,第一个是基因突变,第二个是免疫逃逸。
这两件事情都需要很多年才会发生,正常情况下一个癌细胞要从正常的细胞发展成癌症,需要20到30年。
根据美国现在的统计,37%的女性和42%的男性在一生之中会遇到癌症,这个比例远远高过大家的想像。
如果是这样,现在的一个家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再加上父母和小孩,现在还有二胎,这样一个八口之家裡面出现一个癌症患者的概率就超过了90%,所以这个东西躲是躲不掉的。
癌症不可怕
谁也不愿意被确诊癌症,但如果真的有人被检测出得了癌症,也不用害怕。
2012年的时候,美国有个小女孩叫Emily,她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儿童白血病,她经歷了当时的标准疗法就是化疗。化疗完以后效果不错,于是她就回家了。
但是一年后,她很不幸地成为了那20%、30%会复发的病人,于是她又接受了更大剂量的化疗。没想到过了半年又复发了。
当时两次复发就已经没有标准治疗了,医生直接告诉家长说我推荐你就不要治疗,回家算了,让她最后走得轻鬆一点。
但是家长没有放弃,到网上去搜索新的临床实验,于是被他找到了一个新的还没有人用过的疗法,叫CAR-T免疫治疗。
这个东西大概意思是从病人体内把他自己的免疫细胞拿出来,通过基因改造的办法让它对癌细胞有更强的杀伤力,然后再放回病人体内。
但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东西会不会有效,所以Emily成了第一个尝试这种疗法的小孩。最后的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这是2012年Emily绝望的时候的状态。一年以后她去复查,one year cancer free,就是身体裡面已经没有癌细胞了。这是两年、三年、四年、五年的时候,马上她就会拍第六年的照片。
所以科学的进步,包括在抗癌上面,永远都不是渐进式的,科学的进步是阶梯式的、跳跃式的。
像Emily这样的小孩在五年之前基本就死定了,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是现在因为CAR-T疗法和别的一些治疗手段,80%到90%都能够存活,这是革命性的突破。
大家应该知道这些,而不应该随便放弃。
就比如甲状腺癌,多数甲状腺癌只要好好治疗,完全可以长期存活。
确诊甲状腺癌之后,一般会进行手术切除。然后通过药物来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控制病情,并定期检查,了解疾病的恢復情况。
邱晨的处理方式很值得病友学习:
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医生配合对抗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和亲近的家人朋友聊天,避免郁郁寡欢。
这都有助于疾病的恢復。
防御比筛查更重要
刚才讲到的很多都是治疗方面的东西,但其实预防大于筛查,大于治疗。预防是上策,筛查是中策,治疗是下策,我们都希望能防患于未然。
先讲讲筛查,为什么筛查这么重要呢?癌症发现得早的话,其实通常都是不致命的。
这是美国的五年癌症生存率,大家可以看到零期、一期、二期的癌症存活率是非常高的,即使到三期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到了四期,当它广泛转移以后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如果能通过筛查早点发现就会好很多。
举一个例子。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非常地高,但是在最近二三十年,不管是发生率还是死亡率都在持续地下降。为什么呢?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推广了一些预防的手段,比如筛查。
美国现在是推荐50到75岁的人进行常规的肠镜筛查,在2000年的时候,其实这个筛查还推广得不好,只有20%的人去做,到现在应该有70%左右的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去做肠镜筛查。
为什么这么多人开始做筛查呢?一方面是科普,但这个其实不是最最有效的办法,因为很多人知道了也不一定会去做。美国还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是让你免费筛查,进医保。
第二个是反向的经济利益,就是如果你不去筛查,你的医保就会涨,如果你不筛查,你发病的概率就会攀升,国家就涨你的医保费用,如果中国也这么做的话,相信会有更多人接受筛查。
中国现在的比例是多少呢?大概是10%左右。
为什么肠镜筛查这么有效呢?因为刚才讲了癌症的发生一般是需要20年左右的,如果你能在20年这个范围之内提前发现它的话,它就是一个良性的肿瘤,切掉以后就治癒了。
所以永远都是预防大于筛查,大于治疗,有些事情我们要把它遏制在萌芽之中。
像肺癌这种完全能够预防的疾病,只要把烟草一控,它就会回归到罕见病的状态。
癌症的预防
首先是戒烟,香烟的危害我们就不必赘述,其次是戒酒。
坚持运动后
十三种癌症发病率均下降
另外,缺乏运动和肥胖也是两大致癌原因,这两个原因常相伴而生。运动是非常好的防癌手段。
研究发现,有大概十三个种类的癌症患病率,长期运动的人均低于平均水平。比较合适的运动量是多少呢?每周平均运动3-4个小时的休闲型运动。
同时还需要避免饮食裡面缺少纤维等,饮食结构不均衡是对结直肠癌是有比较明确的致癌因素的。
慢性的炎症也是致癌因素之一。很多慢性炎症和癌症都有关係。为什么乙肝病毒之所以会导致肝癌,原因就在于它在肝臟局部造成了一种慢性炎症的症状,使肝部慢慢地被损害。
辐射同样是致癌原因之一,这一点很多报道都有涉及。当年广岛、长崎被投放原子弹以后,附近的倖存者及救援者,均出现了癌症现象。
HBV疫苗
第八项是HIV和HBV病毒的感染,这两种病毒感染都会为你带来患癌的风险。
第九项是人体的免疫缺陷,如果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就非常容易出现癌症。
最后一项是环境污染,我们中国曾经有一些地方,是食管癌、胃癌高发地,后来都发现和饮水、重金属污染有一定的关係。
我们要积极健康地生活,有「备」才能无「患」。
写在最后
在中国,多数人是迴避谈论老、病、死的,因为这是忌讳、是不敬。
但就像邱晨说的:
死亡是人生剧本上确定的终点,不管我们如何逃避,它都如影随形。
那些关乎生命、死亡、疾病的宏大命题,是我们所有人在某个时候都必须要面对的。
塞缪尔·贝克特说过一句: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这,可能是「我能活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
邱晨就是这么做的。
「当我们能坦然地看到它、面对它、谈论它的时候,才能对抗它。」
这是邱晨分享给的观点。
于是,她这么「丧」的一个人,也终于得到了一点点好好活下去的信心。
希望我们对疾病、对死亡的恐惧,可以逼我们放下漫不经心,去改变那些自以为是的陋习。
更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健康,都能好好活着,在有一份香港重大疾病险和高端医疗险的保护之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