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只管六个月?一针两针三针疫苗有何区别?权威解读来了!

5-1622173071近日,只打一针的新冠疫苗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开打。同是新冠疫苗,打一针、两针、三针的疫苗有哪些区别?新冠疫苗只管六个月吗?我国年内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靠什么?围绕网友关心的热点话题,新华网独家连线了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9天1亿剂次,跑出了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说明了什么?
大家可以看到,从1亿到4亿,每增加1亿剂次接种所需要的时间,从几十天到十几天,再到9天,不断缩短。一方面是产能的提高。另一方面,接种速度也在提高,最近个别地区发生了少量的本土感染病例,民众接种意愿也有所上升。
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多少才能真正建立群体免疫屏障?
人群中具有免疫力的人占比要多高,才能阻断某种传染病的有效传播。它主要取决于病毒或细菌传播能力的强弱,我们叫基本再生数(R0),直观地说,就是一个感染者能传染给多少个易感人群,这个数字越大,病毒的传播能力就越强。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的接种率可以用“(1-1/R0)x100%”算出。R0就是一个病毒携带者能传染几个人。虽然研究数据不同,但新冠病毒的R0数值大致为3。按这个公式计算,需要66%的人接种疫苗才可以建立免疫屏障。由于疫苗的保护率不是百分之百,所以综合考虑,大概需要80%-85%的人注射疫苗,才能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中国年内能实现群体免疫屏障靠什么?
实现群体免疫屏障的时间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没有足够的疫苗供应,二是接种的速率,取决于人群接种的意愿。到年中,我国的疫苗产能将基本达到峰值,下半年疫苗的供应量就会大大增加,有了充足的疫苗和高的接种速度,今年剩下的半年多时间完全可以实现建立我们国家的群体免疫屏障。
我国打一针、两针、三针的疫苗有哪些区别?如何选择?
疫苗针剂的不同,取决于它的原理和技术路线。一般来说,腺病毒载体疫苗打一针,灭活疫苗打两针,重组蛋白疫苗打三针。总体上它们的保护率基本一致,特别是对重症的保护率都很高,在副作用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目前建议能够打到哪种就打哪种
到下半年,疫苗供应提速或将有很好的互补应用。比如有出国任务,来不及打两针和三针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打一针的疫苗。老年人相对副反应更多,就可以选用重组蛋白疫苗、灭活类的疫苗,互相调配。假如不是出于对安全性的要求,只是因为保护率问题,这三类疫苗的保护率基本都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刻意要求更换。
“注射新冠疫苗后反应越强烈免疫效果越好”是真的吗?
副反应与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没有直接关系。副反应强并不能说明激发免疫强,有没有副反应跟体质有关系,比如过敏体质的人副反应比较强。一般来说,总的副反应发生率是比较低的,但疫苗的保护率都在80%以上,这也能说明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国内很安全,还有必要打新冠疫苗吗?
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我国严防输入病例,快速控制本土感染,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国门不可能永远关闭,而是要逐渐打开。国际疫情的变化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印度连续多日超过40万人感染,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把国内的工作做好是战胜新冠疫情的基础。只有全世界都建立起免疫屏障,我们的免疫屏障才能真正安全。所以说,要积极接种疫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还要全人类携手战胜新冠疫情。
近日,排队接种疫苗的人数明显增多,有网友反映约不到苗很着急,还有网友打完第一针后,很难约上第二针该怎么办?
预计在7月左右疫苗产能峰值就能达到,这种情况7月以后就会缓解。除了产能因素,国内的疫情的变化也会改变接种节奏。比如我们会调配更多疫苗到出现本土疫情的地区,但也只是短暂地影响,最终都会有足够的疫苗进行接种。希望大家有积极的态度去接种,但也不必过于着急,按照国家疫苗接种的部署,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
新冠疫苗只有6个月的有效期吗?第一波接种的人群已经超过六个月了怎么办?
任何一种疫苗免疫最终都会消退,一般来说,6个月以上消退会显著发生,新冠疫苗也有类似现象。因此,要密切跟踪高风险人群的免疫力消退,及时打加强针。但据观察发现,多数人免疫消退时,体内仍存有大量免疫记忆细胞,对病毒的攻击会产生高强度的反应,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我们会针对不同风险的人群,及时打免疫加强针。此外,随着全球疫情的迅速变化,我们还可以选择针对当时流行的变异毒株的疫苗进行免疫加强。
国产的新冠疫苗能否应对印度的变异毒株?
我们看到的病毒变异主要是基因水平的变异,基因水平的变异随时都在发生,但并不一定影响病毒的传播特性、致病性和逃脱免疫保护的特性。我们的疫苗能够应对绝大部分的变异毒株。目前来看,南非和巴西的变株会造成中和抗体的下降,对疫苗的挑战相对大一些。我们也正在密切关注新出现的印度变异株的情况,正在开展研究,积累数据。
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我们现有的疫苗还是可以应对这个印度变异株的,可以产生保护作用。所以现在大家还不需要担心,相关部门都在密切跟踪,一旦出现了现有疫苗不能应对的变异毒株,我们就会有新的疫苗投入使用。
要更快构建群体免疫屏障,还需要哪些努力?
疫苗供应是最强的物资保障。我国接种的能力已经超过了单日1500万剂,是世界最高。还可以提高到单日2000万剂,所以说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建立国民免疫屏障。一部分国民对打疫苗有各种各样的顾虑,我们要宣传科学的知识,增加接种的医院,多管齐下提高疫苗接种率,从而实现群体免疫屏障,大家一起努力,积极配合政府的接种计划就可以了。
河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公众打了疫苗仍要坚持戴口罩
随着天气转热,不少人觉得戴口罩不舒服,而且自己也打了新冠病毒疫苗,就不注意戴口罩了。那接种了疫苗后,到底要不要戴口罩?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北省疾控中心专家。“当前,戴口罩仍是预防新冠肺炎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专家提醒公众,即使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也要坚持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的场所必须做好防护。
“随着国际疫情形势不断变化,新冠病毒变异加快,发现变异株的国家不断增多,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大。”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当前,安徽、辽宁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需要大家切实克服麻痹思想、懈怠情绪、松劲心态和侥幸心理,时刻紧绷疫情防控工作这根弦,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做好个人防护,切实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和传播风险。”
“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群体免疫还没有建立起来。”专家解释,对个人来说,接种疫苗要产生保护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对群体来说,让足够比例的人接种上疫苗,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保护水平之前,广大群众仍要保持预防新冠感染和传播的意识,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的场所仍要继续佩戴口罩,并遵循各地具体的防控措施要求。
“面对病毒传播的风险,我们在疫情中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也要继续保持。”专家提醒公众,要坚持勤洗手、室内常通风,实行公筷制、分餐制,公用物品以及个人经常使用的一些私人物品(如门把手、手机等)定期清洁消毒,尽量少聚会聚餐、少走亲访友、不扎堆不聚集,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此外,专家还提醒大家,非必要不出境,非必须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旅行或出差,尽量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应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如果确需前往,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返冀后,要及时主动向所在地社区(村)、单位报告,配合所在地社区、村委会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并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参加聚集性活动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新增本土病例,许多居民有疑问:是不是不能出门?如果在中风险区,要怎么办?广东疾控发布4个健康锦囊,帮大家从容应对
▽锦囊①
接种新冠疫苗
我国绝大多数人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虽然说疫苗的保护效无法达到100%,但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而且接种疫苗最大意义在于:
减少重症和死亡!
通过大规模人群接种,可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整个社会才能尽快恢复正常。对于有条件接种疫苗的市民,一定要尽早去接种疫苗:
请务必预约前往,避免扎堆。
▽锦囊②:
积极配合防控措施
自觉不适及时就医
目前,广州市政府已对该中风险地区的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开展一系列的疫情防控措施。为此提醒市民:
防控疫情,需要你我努力
必要时配合核酸检测措施
此外,从目前该名病例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病例是自觉不适前往就医时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因此: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不适,
一定要及时就医!
▽锦囊③:
个人防护不能忘
特别是在人流密集、通风不好的密闭空间,一定要记得佩戴口罩,尽量保持一米社交距离。
▽锦囊④:
关注疫情风险等级变化
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尽量避免出境和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如果你近14天曾到往中风险地区,返回所住地后应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必要时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向社区报备,配合防控措施,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