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留百万遗产,邻居继承一半”在今天登上热搜,事情的原委大概如下:宁波孤寡老人苏美云去世三年后,突然冒出了一笔价值超百万元的遗产,村委决定,将遗产的一半分给老人的邻居徐惠明。原来是因为徐惠明30年来一直精心照顾老人,村委和法院都认为他理应获得遗产继承。
邻居像亲人一样 30年如一日
徐惠明与苏美云老人是同村,做了几十年的邻居。老人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也无子女,侄子在外地。由于不愿离开熟悉的地方,她一直在村里独自生活。住在隔壁的徐惠明经常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琐事,如买米、换煤气等。
上世纪90年代,徐惠明家整修了房子,见老人住的房子出现部分坍塌,他干脆将老人接到家里一起住,一住就是18年。后来徐惠明房子被拆迁,老人不愿跟到新的环境去住,徐惠明自掏腰包出钱在村里租房,并经常过去看望她。
后因种种变动,苏美云变成“无房户”。2012年,老人逐渐体弱多病,需要人照顾,徐惠明将老人送到村里的养老院,并负担每年的费用。有一次,老人生病,他和家人在医院轮流照顾了8天,医院的人都说:“看到他又是交费,又是陪护,无微不至,还以为是亲人,没想到是邻居。”在徐惠明心里:“我们都当苏阿姨是一家人。”村支书说:“敬老院有事需要老徐来一趟,他也是随叫随到,对老人始终很好。”
善心应被褒扬 多方认为邻居应得
2016年,苏美云老人去世,徐惠明按当地风俗为她操办后事、购置墓地。在老人去世一年后,她生前申请的一块宅基地被批下来了。今年,这块宅基地所在区域面临拆迁,获得一笔上百万的拆迁补偿,按理属于老人的遗产,该怎么处置?
由于老人生前没有留下遗嘱,虽然她在世期间和徐惠明立过协议,约定自己生前赡养及后事全由老徐负责,自己名下所有财产在将来自己过世后也全部由老徐继承。但因为当时老人只有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而且也缺乏法律知识,没有签字、公证,所以无效。
然而,村干部认为,虽然老徐不属于继承人,也无法律文书,但他照顾苏老太30多年,应该获得部分遗产。“老徐说他从没想过得到什么,照顾苏阿姨也不是为了钱。我说,正因为你人好,我们更应该尽力做好这件事。”
最后村委建议徐惠明申请法律诉讼,由法院依法处理。经过走访调查,法院认为,老人的宅基地属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按规定应归集体所有。但同时,法律也规定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承担较多扶养义务的人可分得适当的财产。
“老徐照顾苏老太30多年,时间跨度长,符合法律规定的‘扶养’情节,可以分得一半的遗产。”这笔拆迁补偿款的处置结果是徐惠明获得50%,老人侄子因也尽了一定孝道,分得15%,剩下的交由村集体保管。
对此结果,苏美云的侄子也无异议,村集体则将获得的那部分遗产用于逢年过节给村里老人发放福利,以倡导老徐的慈孝行为。
如果财产变遗产,怎么分配比较好?
每个人步入老年,甚至还是中年时,就会开始考虑一个问题:自己的财产该如何提前分配,才能在身后继承给想要照顾的人?前面提到的苏美云老人,虽然当时宅基地未批下来,仅有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几乎没有财产,但仍立下“自己过世后所有财产留给一直照顾自己的徐惠明”的协议。那么,我们常人考虑遗产继承分配时,都会选择哪些方式呢?
一是立下遗嘱,通过一纸文书,表达财产分配的意愿;
二是选择遗赠,遗赠不同于遗嘱,其继承人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三是未留遗嘱、遗赠。这样一来,在当事人过世后,他们的财产将由继承人以具体协商遗产的分配方式;协商不成通过调解确定;调解不成通过诉讼程序,由人民法院确定遗产的分配方式;
四是无继承人,那也许要如前面新闻中那样,由法院来依法处理。
其中,遗嘱是大多数人在生前分配遗产的普遍方式,但它也存在一定弊端,如果缺乏法律知识,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很难实现最初的继承初衷,例如自书医嘱需要亲笔签字,如果无法书写,则选择代书遗嘱,那就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见证人且共同签字,才能具备法律效力,等等。
如果是遗赠,需要被继承人要在继承开始后,作出接受或放弃受的表示,否则在到期后将被视为放弃遗赠,有些获得遗赠的人沉浸在亲人去世的悲痛中,迟迟未作出表示,那么遗产可能就要落于他人之手,让被继承人的传承意愿落空。
此外,遗嘱还要面临继承权确认、公司股东章程确认、继承诉讼等问题,未来可能还要面临如今已在台湾实行的遗产税等问题。
若想要自己的财产在身后得到有效传承与配置,可以提前做好安排,人寿保险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因为它有以下作用:一是发挥杠杆效应,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二是进行家企财产隔离,避免财产成为债务;三是掌控资产走向,防止后代挥霍;四是通过受益人的设计指定传承人选,法律关系清晰;五是在未来避免缴纳遗产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