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最近一年,小巴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在谈论去香港买保险的事,好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了。
去香港买保险这个话题,其实是挺有意义的,因为香港保险和大陆存在不少差异,对于家庭财务配置是多了一种选择。不过,很多人还只是“听说”香港的保险产品比大陆的好,具体怎么个好法,以及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还不甚了了。
据我了解,我们去香港买的保险,主要集中在寿险、重大疾病保险,以及部分高端医疗保险上。香港保险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保单性价比好,同等保额下,往往保障范围也更广,理赔条件也相对宽松,最重要的一点,是价格相对更便宜。人寿险和重疾险等险种,香港的费率要低上10%-30%不等。这一点原因肯定是首先需要考虑的。
我们知道一个保单的费用,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包括最基础的风险费用、经纪人佣金和保险公司的内部成本,如果是带有投资分红的险种,则还包括了储蓄保费。小巴你觉得香港保险是便宜在哪一部分上?
没错,保费的设定是一个严密的精算过程,在出险概率、出险保额以及资金折现率的基础上计算得出。香港的人均寿命是85岁,大陆是78岁,这就意味着在统计学意义上,香港人可以活得更久的概率更高。所以,基于香港和大陆人口数据设计出来的寿险,在这一点的风险核定上是不同的,香港人寿险的保费便宜,首要原因就是这一点。
哦,原来是这样。这么说的话,重疾类的保险应该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吧?
不错,平均寿命越长,重大疾病的概率往往也相对更低,毕竟人类的死亡和重大疾病关系紧密。这里有一点很有趣,那就是虽然寿命长有千般好处,但是有一类保险却会更贵,你想想是哪一种?
这就要反过来想了。人寿险是以生命的终结为出险条件的,它的反面就是生命存续为前提的保险,香港的可能就比大陆的更贵。比如养老保险?
Bingo,答对了。可见保险是什么类型的风险都可以保,人的死亡可以保,人的存活也可以保。它仅仅是为风险定了一个价格,将它固定下来了,这也是保险的本质意义。
香港保险的保费低,首要原因在于其高人均寿命的人口统计学基础。
香港保险还有一点也是大家很称道的,就是投连险的分红比较高,一般可以达到5%左右,而大陆前几年投连险的分红很少超过3%。
大陆投连险的分红收益率低,是因为1999年保监会对于寿险预定利率设定过一个2.5%的上限。当时银行利率还很高,甚至能达到10%左右,所以保险公司的保单利率也很高。但后来连续降息,银行利率跌到3%以下,那些高利率保单时间很长,保险公司就出现了严重利差损,于是保监会才不得不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定。
2013年之后,2.5%的上限已经提升至3.5%,分红利率也略有提升,但总体上分红收益还是受限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
最近两年保险公司都在大力度地进行各种投资,如果利率上限进一步放宽,甚至完全市场化,那么也有可能会出现非常好的分红类利率咯?
没错。分红这一点上,过去香港保险确实比大陆好得多。但未来这种情况是否有所改变,还是看保监会的政策以及大陆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
香港保险的分红一直是相对于大陆保险的优势,但未来这种优势是否能够保持,还有待观察。
关于香港保险的第三个优势,是服务好。这一点上,我有一些朋友买过香港保险,理赔过程都非常顺利,好就好在所有情况都是事先声明,没有事后扯皮的情况出现。
香港保险行业的成熟度更高,保险经纪人终身跟随保单,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流程清楚透明,服务意识很好。但有一点你不能忽略的是,香港保险的所有保单,都需要本人亲自到香港去签署,否则是不合法的,其实这还是蛮大的一项成本。而且如果平时不是居住在香港,保险公司的后续服务,相对也比较麻烦一些。
香港保险的服务很好,但合法保单必须本人亲至香港签署。
对,专程跑一趟香港的话,综合下来算一算账,其实也不算便宜,除非是大额的保单。
这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在香港是购买美元保单的,今年3月份之前这部分美元保单是不受到目前个人美元外汇数额限制的。有的家庭预期人民币贬值,就通过香港保险做一些美元的长期配置。
不过,3月份开始,央行出了跨境保险业务的新规定,银联卡单笔支付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3万元,而且只允许受理人身意外险、医疗保险、交通运输险种,不包括人寿险、投资分红等险种。
未来最可行的方式,可能还是在香港开立银行账户,也可以通过本票、支票、转账汇款或者直接授权扣划等方式来缴纳保费。
2016年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金融商业时代。对企业和个人而言如何运用资本布局未来?6月16日-18日在上海,吴晓波携手薛庆、曹国熊、章苏阳等投资界大牛,为大家带来《资本运作——投融资第一课》,让我们连接新经济,骑在金融商业时代的背上。点击下图,即可购票。
咨询电话:15968825712王老师
发表回复